G60科创云廊项目一期世博公园于今年初斩获了第八届法国双面神主题公园类国际创新设计奖。让我们跟随设计者的角度,再次探索G60科创云廊的设计之美。
01G60科创云廊 · 一期工程
G60科创云廊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千帆路,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起点,东南临闽松路,北接莘砖公路,西临九新公路,筑高度近100米,长1.5公里,建筑面积达100万方。
一期工程已全面落成,项目由10栋高层办公建筑与三层商业组成。建筑融合了绿色、环保、生态等设计理念,云顶搭载太阳能光伏面板及雨水循环系统,波峰及波谷之间落差达18米,左侧的第一期铝合金网壳面积8万方,从空中俯瞰顶层的壳体结构,宛若一抹绮丽的祥云。
园区鸟瞰
一期片区由莘砖公路沿着G60高速一字排开,营造了建筑与城市“软连接”的窗口界面,展现了产业与城市“强融合”的门户形象。南端,面向河流与湿地;北端,是因“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馆”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两处世博场以云廊为轴,形成永不落幕的松江世博会。
规划分析
祥云润雨 沃土 · 世博公园
“G60科创云廊”以“云”的理念,将产业园的建筑体行云流水地串联为一体。世博公园则延续了云和雨的关联,并加入了产业成长的“沃土”寓意形成了整个公园地块的景观概念。世博公园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世博广场,二为涟漪公园。前者以亲子休闲、林下办公为主后者倾向于集会和表演等大型活动功能。
统一艺术欣赏与功能使用
艺术来源于对自然真理的摹仿。世博公园聚焦人与自然共生的目标,希望市民在使用社区公共空间的时候,尽可能的感受自然,沉浸自然真理的艺术熏陶,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公园绿地应运而生。
02始发·世博广场
历史责任
两座曾经的世博场馆“搬迁”至此,一为复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馆,二为复建米兰世博会的中国企业联合馆。瑞士馆主要由低层的都市空间和顶层的自然空间组成,以表示城市与乡村、科技与自然的和谐互动。2019年工信部指定将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正式落户在瑞士馆,通过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China Corporate United Pavilion Expo 2015 Milano ltaly, CCUP),简称中企馆。在国家贸促会和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原上海世博骨干团队组成的中企馆执委会负责筹办。中企馆主题为“中国种子”,携中国优秀的民族企业和品牌,第一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在海外世博会集中亮相。同时,是临港集团首次跨出国门参展的世博馆,对于临港集团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区域外部广场空间承担重大活动的举办,为世博公园注入了原始的生命力与科技创新力,故取名“世博广场”。
03孕育·涟漪公园
云雨花园概念生成
自有天地,祥云为上,润雨而下,沃土萌发。
概念生成
祥云 漂浮的云彩,忽而出现,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技与智慧润雨 丰沛的雨水,点点滴滴,溅起人们生活和情绪的涟漪——景观的创造沃土 涌动的江河,滋养土地,孕育文明与社会——创造新的户外工作生活方式
承继“云”的理想,“祥云、润雨、沃土”的画卷在涟漪公园展开。
涟漪工作区
以雨水滴落,涟漪溅起,为生命赋予活力,创造多个活动场地,并以祥云贯穿、变化。一条洁净醒目的白飘带从”户外涟漪工作区”的桌子起始,升腾、旋转、下落形成了飘逸的景观桥和廊道,衔接起工作讨论区和户外演讲区。
灵活自由的户外工作空间为一人休闲、二人工作、四人讨论、众人会议提供多种选择。“户外工作站“是整个G60科创云廊综合体景观的亮点,将人们从封闭的”格子间“解放出来,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专属户外工作站,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办公场所,有了更多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涟漪下沉,是环形的多人户外会议演讲区,可以容纳大约50人左右。林下、伴着斑驳的树影,自由轻松围坐在演讲者周围。这种开放的会议方式,更适合当代人的工作习惯,即时、交互的扩大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传递。
水系环
衔接祥云飘带,是一条涌动的水系圆环,代表生命与时间的循环,充满节奏和空间的变化,创造与参与者多样的互动。这个直径40米的大圆环是整个公园的核心景观区域,它由大草坪和沉浸式戏水区组成,模仿了水在自然状态,时而如涓涓细流蜿蜒流淌,时而如叠泉喷涌欢快倾泻。